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主要是指
A.规定皇位世袭 | B.建立三公九卿制 |
C.推行郡县制 | D.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
“人的高贵超过了天使的高贵”是一句西方名言,与这句名言有同样价值取向的是()
A.“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
B.“人为善,人恒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 |
C.“人的命运主要由他自己创造的” |
D.“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
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在其回忆录中说:“(苏格拉底)不仅没有像控告他的人所指责的那样败坏青年,还明明地诱导了他的门人中那些有犯罪倾向的人停止了罪行,劝勉他们追求那最光荣最美好的德行,正是借着这种德行,人们才能治国齐家。”在此,色诺芬肯定了苏格拉底()
A.对否定神的地位而作出的贡献 | B.为挽救社会道德而付出的努力 |
C.对古希腊哲学进步而作出的贡献 | D.为后世人文主义发展所起的启蒙作用 |
古希腊哲学家安提丰(公元前426年一公元前373年)说:“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在他看来()
A.人应该无条件服从自然法律 | B.法律制度与人性相违背 |
C.法律制度源于人的契约 | D.所有人在法律面前都应当是平等的 |
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求“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以下对“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明朝的五彩瓷,图案内容丰富,“画必有意,意必吉祥” |
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
C.中国书法注重表现精神面貌,力求传统,以形写神 |
D.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 |
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