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匈奴是我国境内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兴起于蒙古高原上,以畜牧业为主,逐水草迁徙。农业也有一定的发展,手工业中冶铁业居于重要地位。
材料二: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材料三: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请回答:
(1)匈奴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2)材料二、三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
(3)汉武帝时,抗击匈奴的两位将领是谁?结果怎样?
(4)哪一历史事件是汉匈两民族友好交往的佳话?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
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革命”发生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3)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在世界古代史时期,各地区、各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其发展异彩纷呈、各具魅力,并为近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任务一梳理知识
(1)将下列“上古文明对比表”补充完整。(每空2分,共16分)

文明古国

产生地区
文明成果
古埃及
大河文明


古巴比伦


古中国
黄河流域
分封制、四大发明等
古印度
印度河、恒河流域

古希腊

地中海

古罗马

基督教等


(2)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其发展到全盛时期的领导者是谁?
(3)促使西亚的阿拉伯地区走向文明社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中古欧洲地区出现的,直接为近代文明产生与发展奠定基础的文明新因素是什么?
(5)阿拉伯商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古代世界各地区 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途径有哪些?请各举一例。
(6)通过你对古代文明的学习与以上探究,你得到了哪些新的感悟?

材料一:哥伦布说曾说过,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材料二:见下图

(说明:图一是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图二是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因是什么?他的首航起航地在哪个国家?
(2)依据相关知识回答,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做出了什么贡献?
(3)材料二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试依据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不同观点的原因。

材料一:……限制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和控制议会的权利;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王只能依据宪法和法律进行统治,由此奠定了英国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
材料二:(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材料三:革命形势飞速发展,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不久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把材料一中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你知道材料一中的内容是在哪一文献当中得到体现的吗?
(2)材料二中提到的《独立宣言》颁布于哪一年?起草人是谁?它的颁布有何重大意义?
(3)材料三中的《人权宣言》是在哪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颁布的?写出这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4)材料中涉及的三部文献虽然出自不同的国家,但都反映了资产阶级什么样的共同需求?

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它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材料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阅读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材料三反映了红军长征,其中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重要转折点,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请说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和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