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匈奴是我国境内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兴起于蒙古高原上,以畜牧业为主,逐水草迁徙。农业也有一定的发展,手工业中冶铁业居于重要地位。
材料二: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材料三: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请回答:
(1)匈奴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2)材料二、三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
(3)汉武帝时,抗击匈奴的两位将领是谁?结果怎样?
(4)哪一历史事件是汉匈两民族友好交往的佳话?
材料: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摘自德国外长1899年12月的一次会议演说)
请回答:
材料中的“任何人”“他人”所指的主要是哪些国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博览会,恩格斯说:“不列颠的贸易达到了神话般的规模;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显得比任何时期都更加巩固;新的冶铁厂和新的纺织厂大批出现,到处都是建立的工业部门。”
材料二: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材料四: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越来越少的企业的过程非常迅速。现代工业的调查能提供说明这一过程最完备的最确切的材料。例如……不到百分之一的企业,竟占有总数的四分之三以上的汽车和电力。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二、三、四指出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件大事。
②指出两件大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发明成果。
③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社会关系的变化。
④根据材料三分析资产阶级在当时能够统治世界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热机和电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两大动力技术体系。这两种新型动力机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造成巨大的社会生产力,给人类文明带来深刻影响。所有这一切,都是l8世纪的蒸汽动力革命所望尘莫及的。
请回答:
①材料中的“热机”具体是指什么?“蒸汽动力革命”又是指什么?
②试概括“这两种新型动力机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造成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一句所体现出的深刻道理。
③材料对两次工业革命做了怎样的比较?
④你认为这一说法正确吗?试举例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科技创新有了更大的提高。
请回答:
①在能源方面,两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现是什么?有何意义?
②在交通运输方面,两次工业革命各有什么重大发明?有何意义?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形成于什么时候?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它具有怎样的特点?它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此,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行了哪些抗争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