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8分)
(1)图中山脉B为 ,该山脉是 高原和东北平原的分界线。
(2)图中确定地理区域分界线A的主导依据是 。区域①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
(3)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下面我们对形成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原因进行分析。
①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
②黄土高原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广种薄收和轮荒。轮荒是一种落后的农业耕作方式,耕地不固定。且种地不施肥,三五年之后,土壤肥力衰退便丢弃撂荒,然后再另择土地开垦。
③黄土高原处在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的地带,自然条件不稳定。
除了这三个原因外,请再分别说出自然和人为原因各一点。
自然原因:(注意观察下面“黄土高原逐月降水量柱状分布图”):
人为原因: 。
(4)京沪高铁于今年6月份投入运营,使京津唐和沪宁杭两工业区的联系更加便捷。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中可知,与京津唐工业区相比较,沪宁杭工业区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是 。
(5)在京沪高铁线上,桥梁里程占全线长度的80%左右(如右图),全线优先采用这种“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有( )
①方便地面车辆和行人出行 ②节约投资成本
③节约东部地区宝贵的土地资源 ④方便沿线藏羚羊等动物的穿行
| A.①② | B.③④ |
| C.②③ | D.①③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上海到西藏樟木的318国道,被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暑假,小林一家自驾游览了这条景观大道。
材料二 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图
(1)重庆市简称 ,宜昌所在省级行政区名称为 省。
(2)小林一家从宜昌到成都的途中,发现当地人普遍爱吃辣椒,这反映出该区域夏季气候特点是 。
(3)这条景观大道从起点到终点,下列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年平均气温增高 B.平均海拔增高
C.年降水量增加 D.人口密度增大
(4)在山区,常会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小林一家在行程中,最易遇到滑坡、泥石流的地段是 段(填上海至宜昌或成都至林芝)。
(5)沿途他们不能看到的景观是()
A.秀美的水乡景色
B.绿油油的茶树
C.地表千沟万壑
D.毡房点点,牛羊成群
综合题(每空1分,共10分)
⑴图中山脉②的走向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与其走向相同的山脉___________(要求:既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又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山脉②东侧的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_。
⑵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___________;E省被称为“春城”该省的简称是_________,该省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个数最多的省份,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⑶我国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填字母),其直接濒临_______洋。
⑷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内海_________,其属于_________海。
资料一:美国被称为“龙卷风之乡”,美国中部平均每年形成1000多次龙卷风,有“龙卷风走廊”之称,每年春夏,当来自落基山脉的干冷空气经过这一走廊时,与来自墨西哥湾沿岸的潮湿空气相遇,龙卷风便形成了。
资料二:美国本土与巴西图
(1)资料一中描述的美国龙卷风走廊位于美国的 (地形区)。
(2)2014年第二十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举行,图中代表圣保罗的是 。
(3)美国农业具有地区生产专门化的特点,五大湖附近的主要农业带是 ,巴西的 、 等作物产量居世界首位。
(4)美国五大湖地区和巴西东南部沿海地区,都是本国重要的工业区,试分析两地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共同条件。
读图回答问题。



(1)贝贝在制作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伏尔加河的地理信息时,漏掉了河流的名称,请从下列信息中挑选出属于亚马孙河的地理信息
| A.水系跨越高温多雨的赤道南北 |
| B.世界第一长河 |
| C.水流平缓、航运便利,但是航运价值小 |
| D.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 |
E、世界上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F、世界最长的内流河。
(2)由材料1信息可以判断,与玛瑙斯相比,巴西利亚地势较 ,气温较 。
(3)由材料2看出,近些年来,亚马孙雨林面积变化的趋势是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人文原因是 。
(4)根据材料3,归纳巴西和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并说出这种分布特点共同的自然条件 。
读图回答问题。

(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工农业主要分布在 (大洲部分),从自然资源条件看,该国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2)美国的阿拉斯加隔 与俄罗斯相望,该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 。
(3)美国西部的主要山脉是 。
(4)两国首都中,既是本国最大城市,又是交通中心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