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判断:他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该是( )
| A.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 | B.是否民主和强盛 |
| C.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 | D.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
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
|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
|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
|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
国家航母工程副总设计师吴晓光指出:“我国传统文化对海洋观念比较淡薄。”究其原因有( )
①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
②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③闭关锁国政策的制定
④指南针的发明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在凯恩斯学派看来,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以下是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叙述,其中最主要的是( )
| A.“工商食官”制度满足了社会需求 |
| B.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 |
| C.广大农民的贫困使社会需求难以形成 |
|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
“据估算,十六、十七世纪明朝白银流入量约合3 000吨,而外国人估算的更多,他们认为这一时期美洲、日本生产的3.8万吨白银,其中流入中国的有7 000吨甚至1万吨。”下列表述与材料信息相符的是( )
①明朝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②明朝商品经济发展
③新航路开辟对白银流入起到推动作用
④明清时期大量白银转化为工业资本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复活的兵团》中说,在2000多年前,秦已经按照“国标”大规模生产各类标准化兵器;秦朝律法中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下列对上述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其有利于规范民间的手工业生产 |
| B.其说明了秦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 |
| C.其反映了秦代官营手工业的标准化生产 |
| D.秦朝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