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而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尚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其殃咎乃至。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在创世时”上帝把人作为本性不定的生物,赐给他一个位居世界中央的位置,对他说“亚当啊……我们把你安置在世界的中心……我们使你既不属天,又不属地,既非可朽,亦非不朽,于是凭着选择自由,凭着你的尊荣,你就好像是你自己的塑造者,可以把你自己塑造成你喜欢的任何模样”。
——摘自15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皮科《论人的尊严》
(1)分别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材料一拉近了天与人的距离,材料二拉近了上帝与人的距离,简析其着眼点有什么不同?(6分)
材料三 14世纪至17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推动人类历史文化蓬勃发展的文艺复兴运动。
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文艺运动(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其中,出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的((西厢记》、《牡丹亭》等名作……不过,《西厢记》在流传过程中,也曾遭受到禁毁、歧视。清朝乾隆十八年(1753年),朝廷下令将《西厢记》、《水浒》列为“秽恶之书”,认为“愚民之惑于邪教亲近匪人者,概由看此恶书所致”。
——摘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艺思潮与中国明清之际文艺思潮之比较》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西厢记》等书的遭遇有哪些社会原因?(6分)
(3)康德认为,既要保障个人自由,又要规避无限制的个人自由。评述启蒙思想家在这两方面的思想贡献及其历史意义。 (8分)
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当我们隔壁邻人为所欲为的时候,我们不至于因此而生气;我们也不会因此而给他以难看的颜色,伤害他的情感,尽管这种颜色对他没有实际的损害。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正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服。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请完成:
(1)伯利克里认为当时担任雅典公职的条件是什么?他认为当时的民主政治有什么特点?
(2)你怎样理解“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阅读下列材料:
下列人员不得在公民大会上发言:
任何殴打父母的人;
任何不赡养父母的人;
任何未按指令服兵役或从战场脱逃的人;
任何挥霍掉从其父母或从其他人那里继承下来的财产的人……
请回答:
(1)在雅典民主制度中,公民大会是什么机关?
(2)公民大会是如何体现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的?
(3)关于发言人资格的规定说明了什么?
罗马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直至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份宝贵的法律遗产中受益。结合您所学的知识,谈谈罗马法对近代社会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在我第六任和第七任执政官任期内(公元前28~前27年),在我平息内战之后,由于大家同意授予我绝对权力,我辞去行使的权力,并把权力交还元老院和罗马人民。根据元老院法令,赋予我“奥古斯都”的称号作为奖赏……从那时起,我的权力超过所有的人,但是我的法定权力,从未超过其他每个行政官员,我的同事的权力……——克罗德·尼科莱《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政治思想》
请完成:
(1)从材料中归纳赋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的原因。
(2)从材料中,“我辞去行使的权力,并把权力交还元老院和罗马人民”,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我的权力超过所有的人”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法定权力从未超过其他每个行政官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材料二 第3、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材料三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材料四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十二铜表法》
请完成:
(1)材料一、二反映的共同原则是什么?
(2)材料三、四反映出什么实质问题?
(3)四则材料是否反映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请分析其根本原因。
(4)罗马法还包括哪些文献?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的制定与实施对罗马帝国的统治起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