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阅读材料,联系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2~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来华概况简表
——据(法)阿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等整理
(1)依据材料一,说明英国使团马戛尔尼来华的主要目的。 (6分)
(2)最终马戛尔尼无功而返。结合材料分析这一结果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二 建国后,(大陆)推行“史学革命”,强调中西文化交汇点之通商口岸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基地,并以此“激发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20世纪80年代后,大陆地区之通商口岸研究从批评到重新评价,重新审视其历史地位,承认在传播西方文明与先进技术方面仍有一定作用,并把通商口岸的“现代化”和“城市化”作为主要研究课题,等等。
——摘编自周子峰(《二十世纪中西学界的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研究述评》
(3)依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对近代通商口岸研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4分)
(4)在评价近代中国类似历史问题时,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4分)
(共17分)材料一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大几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新唐书》
材料三郑经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食,则可矣”
——江日升《台湾外记》
四月天山路,今朝翰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康熙帝《翰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新皇帝”巩固统治的主要措施。(1分)
(2)据材料二归纳唐太宗治理东突厥地区的政策和措施。(5分)
(3)据材料三,说明康熙时面临哪些矛盾?对此,他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5分)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三位封建帝王在我国统—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们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台湾高山族耕田图
材料二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
(1)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
(2)有人说,到了明朝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小农经济受到新的生产关系的冲击,这种新的生产关系指的是什么?其本质特点和产生条件分别是什么?明清时期哪些经济政策阻碍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成长?
(3)19世纪中期,占主导地位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解体对当时中国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分别产生什么影响?
(4)新中国成立后,几千年来占统治地位的小农经济直到了尽头。这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将河北开平矿务局出产的烟煤运出,中国商人出面,于1881年建成了从唐山的胥各庄的唐胥铁路,这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人民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二:列强在中国争得的铁路投资权(截至1898、11)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帝国主义把掠夺中国的铁路摆在突出的地位……日本《朝日新闻》公然叫嚷“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它之兵权、商权、矿权、交通权,左之右之,存之亡之,纵于铁道两轨,莫敢谁何。故夫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生死存亡系之。有铁路权,即有一切权;有一切权,凡地方官吏,皆吾颐使之奴,其地之民,皆我俎上之肉”……
《新编中国通史》第三册
材料四: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他指出:“今日者,强邻环视,我国若不急急将铁路修成,则俄人必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设计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方案,其中对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规划了包括16条线路的“高原铁路系统”。他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美、矿产丰富,于此兴建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有良好的回报
《孙中山全集》第二卷、第六卷
请回答:
(1)为什么中国商人要修建这条铁路?
(2)材料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简析孙中山规划“高原铁路系统”的主要战略意图,他未能将方案付诸实施的原因是什么?
(4)2006年,孙中山当年的高原铁路建设迈出重要的一步,你知道这一步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二:1992年这位老人南巡时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资本资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资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资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春天的内涵是什么?“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又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老人南方谈话强调判断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标准是什么?同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3)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初步形成了对外开放格局。该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唐先生出生于19世纪末,在民国初年开始经商,并投资于纺织业,他的企业在早期发展的非常迅速。请问唐氏家族在民国初年(1912年——1919年)能迅速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呢?国民党统治后期,唐氏家族的发展困难重重,请问在民国末年唐氏家族的发展遇到困境的原因又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