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人说,一座城市的精神是城市居民的集体记忆、共同气质和价值取向,而这种气质又决定了这座城市会有什么样的成就。290多万名北京市民投票选出的“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就彰显了这种气质。作为城市精神,“北京精神”是首都人民在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及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这说明(  )
①“北京精神”是新时代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②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决定城市的发展和未来
③“北京精神”既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区域特性
④“北京精神”是植根于人民实践的、超越时代的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月14日在十八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引用了孔子的话:“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下列古训中寓意与之相近的是()

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C.“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D.“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漫画中出现不同评价的原因在于()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
④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甲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15个单位;乙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5个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②乙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③如果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
④如果整体经济不景气,则乙商品的生产会先受到冲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这会导致()

A.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居民购买力下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萎缩
B.社会投资减少→生产萎缩→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
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
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

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引起另一种现象的产生,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有( )
①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赴美留学费用一般会降低
②猪饲料价格上涨,会使猪肉价格下降
③成都至西安的高铁即将开通,成都飞西安航班的客流量可能上升
④气候反常蔬菜长势受影响,蔬菜价格可能上涨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