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需求量(D)、价值量(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之间的关系。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
A.①→③→④ B.②→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③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 B.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 |
| C.德国古典哲学 | D.黑格尔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 |
2012年6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中,三次下潜深度超过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达到了预定的试验目标,取得了圆满成功。这说明了
| A.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B.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
|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 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
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休谟的上述观点属于
| A.客观唯心主义 | B.唯物主义 | C.可知论 | D.不可知论 |
孔子认为:“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对这两种观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前者强调客观条件,后者强调主观条件 | B.前者否认意识的作用,后者夸大意识的作用 |
| C.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 D.前者是唯心主义,后者是唯物主义 |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五行”,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这种观点
|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缺乏科学依据 |
| B.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 |
| C.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 D.是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