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是( )
A.单质 | B.矿物 |
C.化合物 | D.矿产 |
下表是“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海拔高度 | D.洋流性质 |
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 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 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
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 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
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 D.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
下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下右图为该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据图判断该河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 | B.东北地区 | C.东南地区 | D.西南地区 |
下列关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 |
B.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 |
C.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浅 |
D.河心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 |
下图是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 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
C.由西向东逐渐减少 | 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
下面四图中,能正确反映图中河流②处月平均流量分配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地理事物的变化正确的是
A.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B.地势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
C.干旱、水土流失、台风 |
D.青稞、小麦、水稻 |
读某地7月份的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A、B两地的地形可能是
A.同为盆地 B.A为山地、B为盆地
C.同为山地 D.A为盆地、B为山地等温线在E、F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A.E、F两地的地势高于四周 |
B.E、F两地的地势低于四周 |
C.E地的地势高、F地的地势低 |
D.E地的地势高、F地受海洋影响大 |
7、8月份,影响P城市的主要天气或天气系统是
A.梅雨 | B.伏旱 | C.寒潮 | D.低压槽 |
读我国某种清洁能源发电站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影响发电站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水力资源的分布 B.风场资源的分布
C.煤炭资源的分布 D.耗能产业的分布利用该清洁能源发电的最大优点是
A.蕴藏量大,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B.可再生,能够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C.能够持续稳定供电,经济效益高
D.技术要求不高,投资建设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