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先向北,再向东北 |
B.先向南,再向东南 |
C.先向东北,再向西北 |
D.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50米 | B.199米 |
C.278米 | D.400米 |
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009年7月22日上午9时左右(北京时间),千年一遇的日全食自西向东扫过我国长江流域(如图1阴影所示)。读图完成下题。日全食发生当日,下列四城市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昼最长的是 ( )
A.北京 | B.上海 | C.武汉 | D.成都 |
当南京地区的人们观看日全食现象时,纽约时间(西五区)约是 ( )
A.7月22日22时 | B.7月21日14时 |
C.7月22日20时 | D.7月21日20时 |
关于大气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汽和固体尘埃不会影响地面的温度 | B.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 |
C.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 D.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红外线 |
干洁空气中,占大气体积3/4以上的气体是( )
A.N2 | B.CO2 | C.O2 | D.O3 |
3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000℃以上,但在其中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不会烧毁,主要原因是 ( )
A.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
B.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 |
C.该层大气密度大,有利于卫星散热 |
D.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及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有限 |
近些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由于大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而造成的。读图2-1-2并回答3-6题:
3.造成当地环境问题臭氧层空洞出现在
A.北极上空B.南极上空 C. 赤道上空 D.北大西洋上空
4.臭氧层位于
A.对流层顶部 B.对流层与平波层的交界处
C.平流层中 D.高层大气中
5.臭氧层能够大量吸收
A.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B.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C.地面辐射D.大气辐射
6.保护臭氧层的有效对策是
A.建立大范围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B.各国共同行动,联合治理酸雨和汽车尾气污染
C.各国共同行动,禁止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