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示意1978一2004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量与水稻产量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区粮食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力的提高 B.耕地面积的扩大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交通条件的改善

该地区粮食结构变化最可能导致该地区(    )

A.土地盐渍化 B.温室效应
C.士地沙漠化 D.水资源短缺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完成问题。

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是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少、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少、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该示意图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该图所示南半球某岛屿面积约为15 万Km2。读图,回答问题。

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终年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丰富
③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④该岛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该岛屿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部以种植业为主,形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光热条件 B.土壤 C.交通 D.水源

该岛西南部的峡湾地质国家公园最有特色的是

A.风力侵蚀地貌 B.流水堆积地貌 C.火山地貌 D.冰川侵蚀地貌

读“我国两省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由表中信息直接可以反映出甲省比乙省

A.城市化水平更高 B.人口素质更高
C.老龄化问题更突出 D.人口合理容量更大

2011年夏季,乙省某城市多次出现严重内涝现象。它的形成与下列人类活动无关的是

A.城市人工绿地面积增多,使地下水位上升
B.城市空气中尘埃多,增加暴雨形成机率
C.城市“热岛效应”,使大气对流运动增强
D.城市建设使地面硬化,地表水下渗能力弱

读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功能分区、地价”图,回答问题。

从环境角度考虑,若该城市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的盛行风向最不可能为

A.东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选择在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我国西北地区某河流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示意图,完成问题。

从图中推断出该流域可能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大气污染 D.生物多样性锐减

对比该地2000—2010年和1985—2000年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景观的多样性没有变化 B.应制定生态补偿政策
C.城镇面积增长幅度最大 D.河流流量增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