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影响工业区位的劳动力因素、科技因素和其它因素的三角坐标图”,回答题。
序号①代表的工业企业可能是( )
A.电子装配 | B.石油加工 |
C.钢铁冶炼 | D.蔗糖生产 |
②类工业部门为主形成的工业地域可能是( )
A.鞍山钢铁基地 |
B.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
C.德国鲁尔工业区 |
D.美国“硅谷” |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下题。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温室效应 | B.热力环流 |
C.海陆热力差异 | D.风的形成 |
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①地和②地相差最有可能是:()
A.100m | B.150m |
C.200m | D.250m |
图中甲河的流向是:()
A.从北向南 | B.从西南向东北 |
C.从东北向西南 | D.从南向北 |
如图中心点为北极点。读下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此时北京时间为( )
A.7月6日15时 | B.7月7日9时 |
C.7月7日8时 | D.7月6日12时 |
下图为“北半球局部大气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A、B、C三地()
A.A地为陆地,B.C为海洋
B.A地为海洋,B.C为陆地
C.B、C两地的气温比A地低
D.B、C两地的空气流向A地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l米远的桌边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如图,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的更替 | B.四季的更替 |
C.运动物体偏向 | D.地方时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