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纬度、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等。
根据图中信息判定该地区位于( )
A.亚洲 | B.南美洲 |
C.北美洲 | D.非洲 |
图中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
C.热带沙漠气候 | D.热带季风气候 |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表1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下列各题。
1.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A. | 南北方向 | B. | 东西方向 |
C. | 西北-东南方向 | D. | 东北-西南方向 |
2.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A. |
|
B. |
|
C. |
|
D. |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山地可能是()
A. | 秦岭 | B. | 南岭 |
C. | 昆仑山 | D. | 喜马拉雅山 |
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
光照 |
B. |
水分 |
C. |
海拔 |
D. |
热量 |
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A. | 云量 | B. | 海拔 |
C. | 下垫面 | D. | 正午太阳高度 |
2.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
A. | 53﹪ | B. | 62﹪ |
C. | 70﹪ | D. | 78﹪ |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 | 自然植被改善 | B. | 风力侵蚀减弱 |
C. | 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 D. | 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
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 | 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 B. | 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
C. | 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 D. | 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钟摆"交通现象。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A. | 8:00 | B. | 12:00 | C. | 14:00 | D. | 18:00 |
2.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
A. | 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
B. | 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
C. | 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
D. | 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