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示某地气温(曲线所示)和降水(柱状所示),回答问题。

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 A.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 B.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
| 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 D.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
气温曲线a部位气温最高的原因是( )
| A.正午太阳高度大,天气晴朗少雨 |
| B.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
| C.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
| D.受高原地形影响 |
气温线b部位气温低的原因是( )
| A.太阳高度角小 |
| B.寒流影响 |
| C.云雨较多 |
| D.海陆位置影响 |
我国某高中学生在某日中午前后,进行地理课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利用一根标杆,每隔1小时测量一次杆影的长度,并将测量结果绘制成示意图(右图)。据此判断12~13题。
测量的日期最可能是
A 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该高中学校最可能位于 ( )
| A.北京市 | B.海南省海口市 |
| C.广东省汕头市 | D.云南省昆明市 |
为某日某时刻某纬线圈至极点的昼夜分布状况,阴影为黑夜。回答9~11小题。
该纬线圈的纬度可能是
| A.0° | B.23°26′S |
| C.30°N | D.30°S |
关于T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昼夜平分 B.昼短夜长
C.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D位于南半球、西半球关于p地昼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昼长10小时 | B.昼长11小时 |
| C.昼长12小时 | D.昼长13小时 |
读全球的经纬线展开示意图(不合极昼、极夜区域),图中虚线代表晨昏线,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的日期。读图回答6~8题。
此时甲地的地方时为 ( )
| A.昨日21时 | B.今日6时 |
| C.今日20时 | D.今日9时 |
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S为晨线 |
| B.CD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
| C.赤道上西半球的白昼长于黑夜 |
| D.赤道上东两半球的白昼长度之比为23:13 |
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正向南移动 |
| B.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动速度较慢 |
| C.北京的昼长比新加坡短 |
| D.我国江南进入伏旱天气 |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①③是两种假设),读图完成4~5题。
若移动轨迹是①,则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 ( )
| A.66.5° | B.26.5° |
| C.63.5° | D.69.5° |
若移动轨迹足③,与②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长城站将无极昼极夜现象 |
| B.地中海气候的范围将不会变化 |
| C.北京新建居民楼的楼间距应缩小 |
| D.悉尼元旦的日出力位将是东北 |
下图图中AB为晨线,据此回答1~3题。
此时北京时间是 ( )
| A.13时40分 | B.10时20分 |
| C.1时40分 | D.2时20分 |
若黄赤交角为20°,则
| A.此时北半球为夏至 |
| B.地球位于远日点 |
| C.70°N发生极夜 |
| 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
如果地球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AB仍为晨线,则此时( )
| A.70°S发生极昼 | B.杭州昼达到最长 |
| C.太阳日仍长于恒星日 | D.印度盛行西南季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