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问题。
图中a、b两曲线( )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
集合各监测站的车流信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最好利用( )
A.遥感技术 | B.卫星导航系统 |
C.全球定位系统 | D.地理信息系统 |
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1-3题上图反映我国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扩大煤炭开采量 |
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
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
属于缓解交通压力措施的是
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 ②辅以公路建设
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④大力发展炼焦业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列措施不利于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该图是“我国某地区湖泊数量和湖水总面积季节变化图”。导致该地区湖泊数量季节变化的原因是
A.人类大量围湖造田 | B.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 |
C.人类大规模引湖水灌溉 | D.植被景观的季节变化 |
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在国际上已达成共识,目前已有121个国家加入《湿地公约》,我国被列入亚洲湿地名录的湿地约2 300万公顷。读“我国某区域2000~2007年湿地的转化表”,完成28~29题。
转化来源 湿地类型 |
旱田 |
城镇用地 |
工矿用地 |
草地 |
其他 |
河渠 |
489 |
-7 |
0 |
235 |
48 |
海涂 |
43 |
-155 |
-2027 |
0 |
17 627 |
水库坑塘 |
25657 |
-33 |
-211 |
5694 |
926 |
水田 |
76 |
-793 |
-1 053 |
0 |
0 |
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单位:k㎡。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 | B.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 |
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涂 | D.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 |
与2000年相比,2007年该区域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 B.水鸟栖息地减少 |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 D.湿地面积减少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建设的国家大型工程图”。读图回答26~27题。以本地区优势资源跨区域调配为重要内容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
A.西气东输工程 |
B.西电东送工程 |
C.水土保持工程 |
D.南水北调工程 |
该地区地表分布有深厚的沉积物,地面支离破碎,其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
A.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 B.风力沉积、流水侵蚀 |
C.冰川沉积、风力侵蚀 | D.风化作用、冰川侵蚀 |
该图是我国农牧过渡带分布图,读图回答21-23题。图中原过渡带与可能变动地区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主要是
A.农业用地向畜牧用地转变 | B.原畜牧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 |
C.原畜牧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 D.原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
下列四项中与图中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影响无关的是
A.2008年春,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 B.该地区草场的载畜量降低 |
C.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 | D.黄淮地区的洪涝 |
该地区为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经济,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开发该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 |
B.增大牧场中牲畜数量以增加牧民收入 |
C.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冬春季农田作物覆盖率 |
D.建设人工草场种植牧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