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大致为( )
A.东西走向 |
B.南北走向 |
C.东北一西南走向 |
D.西北—东南走向 |
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 )
A.甲地处背风坡,降水概率较小 |
B.乙地吹偏西风,气温较高 |
C.丙地处迎风坡,降水概率较大 |
D.丁地吹偏西风,晴朗少云 |
2009年联合国日的口号是“用爱温暖世界,而非二氧化碳”。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阻挡了地面长波辐射 | B.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
C.二氧化碳强烈反射地面短波辐射 | D.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 |
海陆间热力环流形成的海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在陆地上形成降水。读图回答题。若近期陆地降水持续减少,可能的原因是
A.陆地升温明显 | B.海平面不断下降 |
C.海洋持续升温 | D.大型水库建设过多 |
解决该地缺水状况,人类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需水量大的工厂停产 |
B.农业灌溉采取喷灌、滴灌技术 |
C.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
D.尽量减少水路运输 |
浓江流域位于黑龙江三江平原内,学者对其湿地的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景观优势度越高,表明一种或少数景观类型占优势)。读“1954年~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景观变化图”,回答题。从1954年到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的
A.景观优势度呈上升趋势 | B.景观优势度呈下降趋势 |
C.景观多样性呈增加趋势 | D.各类湿地景观类型面积都变大 |
近20年来,影响浓江流域景观多样性和景观优势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 | B.人类开垦 | C.降水增多 | D.地壳抬升 |
浓江流域湿地景观的变化,还会影响到流域小气候、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平衡性 | B.差异性 | C.整体性 | D.区域性 |
对于地球上的“对住点”来说,下列地理现象一定相同的是
A.地方时 | B.太阳高度 | C.季节 | D.昼长 |
上海(121°E、31°N)“对住点”的地理坐标是
A.121°W、31°N | B.121°W、31°S |
C.121°E、31°N | D.121°E、31°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