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条河流之间为我国的一列重要山脉,说出此山脉的走向。并列举此山脉与我国的哪些地理界线吻合(写出三点)。( 4分)
(2)B河流域及其以东地区是我国洪涝灾害易发地区,试分析原因。
(3)C湖附近地区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并给出合理的治理保护措施。
(4)评价E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6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环节,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
(2)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
(3)某校地理活动小组拟研究“城市河水的自然净化”课题。你认为,该课题的研究应包括哪些内容?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
材料1:地壳物质的循环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循环运动之一。特别是由大气、水、生物界直接参与并起重要作用的地表物质循环,对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材料2: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

(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E的地貌形态主要为。(4分)
(2)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出现等问题。(2分)
(3)A为水循环中的环节,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是。(4分)
(4)E、F两地的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E处主要为,F处主要为。(4分)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丁→甲→丙→丁过程属于循环。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是
(2)水循环对乙图所示地区直接提供的资源主要有资源。丙图中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3)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水循环的(填字母)环节。人类可以通过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4)河流对城市的区位选择具有重要影响,请简要分析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各题:
材料一 2000年三月下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缔约方大会在荷兰首都召开,会上气候学家发出警告:如果对温室气体不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未来100年内全球气温将上升2℃~6℃,给数以亿计的人们带来灾难。与会代表一致谴责美国在控制温室气体方面的消极态度,愤怒的荷兰代表将生日蛋糕砸在美国代表的脸上。
材料二 《京都议定书》主要是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然而2001年3月下旬,美国总统布什宣布拒绝履行《京都议定书》,引起世界舆论大哗。

1.按照因果关系将下列选项用字母代填在图中方框内: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层出现热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植被遭受破坏与砍伐
2.据研究,人类大量排放的温室气体中除二氧化碳外,还有()
A.氮氧化合物 B.硫氢化合物
C.氟利昂 D.沼气
3.关于长期过度排放二氧化碳严重后果的不正确说法是()
A.温带一些耕作业发达区将会退化成草原
B.南极洲平均海拔高度将增加
C.加拿大农牧业区将扩大
D.上海、加尔各答等沿海城市将面临灾难
4.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大量增加的可能且有效的措施是()
A.立即停止使用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B.控制全球人口的急剧膨胀
C.植树造林种草绿化
D.将石油和煤炭转化为气态燃料
5.美国和荷兰同属发达国家,但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的态度截然不同,这是因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探究创新题)在甲、乙两图中,AC为赤道,BC为晨昏线的一部分,B点的地方时比A点的早,此时D点的地方时为15时,据此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甲中画出晨昏线的另一部分,并将其转绘在图乙上,再在图乙上画出夜半球的范围(用平行线表示)。
(2)图中A、B、E三处,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处。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处。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伦敦时间是______________。
(4)图中B点位于D点的______________方向,E点位于B点的______________方向。
(5)该季节,开普敦正值______________ (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巴西的热带草原进入______________季节,尼罗河进入_____________ (枯水、丰水)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