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告诉我们,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下列属于合则两利的是( )
A.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 B.辛亥革命、黄埔军校 |
C.北伐战争、解放战争 | D.辛亥革命、抗日战争 |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南京大屠杀、国会纵火案、德国迫害犹太人等图片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A.法西斯的暴行 |
B.德国侵略者的罪行 |
C.欧洲战场的残酷 |
D.封建统治者的残暴 |
李敏在查阅某次重要的国际会议资料时,找到了一篇有关这次会议的论文。请你根据这篇论文的“【关键词】”,判断他正在研究的会议有可能是()
【关键词】:中国代表团顾维钧北京政府席位陆征祥山东问题 王正廷 拒签和约
A.巴黎和会 | B.华盛顿会议 |
C.慕尼黑会议 | D.雅尔塔会议 |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1917年)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 |
B.革命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C.公众不满情绪主要来自沙皇的统治 |
D.第二次革命最终获得胜利 |
19世纪中期有一位英国伟人在他的著作中写道: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这一学说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该伟人是()
A.牛顿 | B.严复 |
C.爱因斯坦 | D.达尔文 |
“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这是一位历史学家对苏俄1921年实施的某一政策的评述。该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 | B.两个五年计划 |
C.农业集体化 | D.社会主义工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