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列出了A、B、C、D四种食物(各100克)中部分主要成分,请据表回答:
食物 |
糖类 (克) |
蛋白质 (克) |
脂肪 (克) |
维生素C (毫克) |
维生素B1 (毫克) |
钙 (毫克) |
铁 (毫克) |
A |
71.5 |
11.2 |
1.5 |
0 |
0.28 |
31 |
3.5 |
B |
3.7 |
1.4 |
0.3 |
62 |
0.03 |
15 |
0.7 |
C |
5.0 |
19.3 |
3.5 |
20 |
0.21 |
6 |
22.6 |
D |
18.6 |
35.1 |
16.0 |
0 |
0.41 |
191 |
8.2 |
(1)根据上表可以知道,骨质疏松症患者应适当多吃食物 (填序号)和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食物 (填序号)适合坏血病患者食用。
(2)小明没吃早餐,跑操时出现了头晕恶心、心悸乏力等症状。如果从上表中选择食物,你认为他应该尽快补充的食物是 (填序号),原因是 。
(3)在上表列出的四种食物所含成分中, 是建造和修复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它消化的最终产物是 。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树上生活,后来地球上的一些地区,气候变得干旱了,森林减少了。在这些地区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下到地面上寻找食物,经过漫长的年代,它们就逐渐进化成了现代人类。
下到地面生活的那一部分森林古猿,逐渐能够直立行走,而前肢则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取得食物,防御敌害。在运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它们逐渐学会了制造简单的工具。久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
(1)1000万~2000万年前,森林大量消失,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对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2)古人类直立行走与人类适应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
下图为女性生殖系统,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________,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②是_____________,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③是_____________,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皮肤正常由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由A控制的性状叫_____________,由a控制的性状叫_____________,他们是一对____________,是通过_____________产生的。
(2)父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母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孩子丁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3)父亲能产生_____________种精子,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母亲能产生_____________种卵细胞,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
(4)受精卵可能具有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种。
(5)这对夫妇所生的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__%。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__%。
花生种子有大有小,种皮颜色有深红、浅红之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花生种子的一对相对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决定花生种皮浅红色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花生种皮深红色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如果花生种皮表现为浅红色,其基因组成应该是_____________。
(3)如果将大花生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小花生,这种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观察下图并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是,它主要由和组成,其中,是遗传物质。
(2)图中b是,上面有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段c,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