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某研究小组对一大豆新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开展研究,首先将大豆种子置于水分(蒸馏水)、通气、光照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结果如右图所示。据图分析:

(1)第2-6天,种子从外界吸收________,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导致干重增加。6天后种子干重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种皮未突破前,种子以无氧呼吸为主,第4天,实验小组测得种子吸收的O2和释放的CO2之比为1:3,此时大豆细胞内有机物________增多,该物质产生于细胞的_______中,产生该物质的葡萄糖占被分解葡萄糖的比例是______。第______天,大豆的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大致相当。
(3)实验小组在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定不同温度对大豆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大豆最适生长温度是________℃左右,在此温度下,每l00mm2叶面积上1小时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是_________mol。

(4)研究小组发现沙尘天气影响大豆生长,分析认为:首先,沙尘天气直接影响叶绿体中的______产生,其次沙尘堵塞大豆叶气孔,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阶段。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的血清白蛋白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通常从人血液中提取。由于艾滋病病毒( HIV)等人类感染性病原体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使人们对血液制品顾虑重重。现应用一定的生物工程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细胞中,利用牛的乳腺细胞牛产血清白蛋白成为可能。大致过程如下:

A.将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雌性奶牛胚胎细胞,形成细胞①;
B.取出细胞①的细胞核,注入去核牛卵母细胞中,形成细胞②;
C.电脉冲刺激细胞②促使其形成早期胚胎;
D.将胚胎移植到母牛的子宫内,最终发育成转基因小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①、②中实现了基因重组的是,实验过程b的牛卵母细胞应在体外培养到期。为使奶牛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细胞,常使用的激素是
(2)采用技术将早期胚胎分成若干等份,从而获得遗传物质相同牛。
(3)在进行胚胎移植时,需对受体母牛进行处理。
(4)“膀胱生物反应器”与“乳腺细胞生物反应器”相比,优点是
(5)胚胎干细胞来源于期的内细胞团或原始性腺,在功能上具有

菊天牛是菊花的主要害虫之一。科研人员将抗虫基凶转入菊花,培育出抗虫菊花。下图是获得转基因菊花的技术流程。请据图回答:

(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为标记基因,菊花叶片对卡那霉素高度敏感)
(l)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其化学本质是,此外还可用噬菌体、动植物病毒作用为载体。
(2)下图限制酶M和N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是,连接它们所需要的基本工具是

(3)为了促进土壤农杆菌吸收重组质粒,可用处理;使其处于感受态。
(4)将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一定浓度植物激素、营养物质以及的固体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筛选转基因菊花。
(5)用PCR方法检测转基因菊花是否含有目的基因时,需根据抗虫基因(目的基因)两端的部分碱基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若其中一种引物共用了31个,则目的基因最多扩增了次。
(6)将转基因菊花嫩茎及叶片与人工饲料以适当比例混合后饲喂菊天牛2龄幼虫,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回答:

①对照组应饲喂等量的
②据表分析,差异显著,说明转基因菊花对菊天牛2龄幼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一)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呼吸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请据图回答:

(1)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一)中调控,而呼吸中枢是
(2)深呼吸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这是一种(“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其意义是
(3)在肺牵张反射过程中,兴奋在图(二)神经元①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向的。
(4)尽管大部分递质是小分予物质,但仍通过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其意义在于
(5)研究发现,人体平静呼吸时,肺活量不太大,肺牵张反射几乎不起作用,只有当肺活量增加至800毫升以上时,才引起肺牵张反射,由此分析可知反射发生的基本条件是

下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某一食物链中所有动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l中构成群落的是,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l中的(填字母)。
(2)F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填字母)同化的能量。
(3)若图1中的a表示E和F传递的信息,则a的类型是
(4)根据图2中三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写出它们构成的食物链。碳在食物链中以形式流动。
(5)种群丙在a、b、c、d四个时期中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期。
(6)根据图2中甲、乙、丙三者的关系,请在答题纸(图2)上画出该食物链中缺少成分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下图为一对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巾Ⅱ、Ⅲ、Ⅳ、X、Y表示染色体,基因D、d分别控制长翅、残翅。请据图回答:

(1)由图可知,雄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可表示为
(2)图中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写成,该果蝇经减数分裂至少可以产生种配子。
(3)多对上图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F1中的长翅与残翅之比接近2∶1,其原因是
(4)研究发现果蝇的Ⅳ染色体单体(缺失1条Ⅳ染色体)能够存活下来,产生单体果蝇的变异类型为。据不完全统计,迄今未发现其它染色体缺失一条的果蝇,从基因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5)已知果蝇III号染色体上有控制黑檀体和灰体的基因,将黑檀体无眼果蝇与灰体有眼果蝇杂交,获得的F1代均为灰体有眼果蝇。将F1代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代表现型为灰体有眼、灰体无眼、黑檀体有眼、黑檀体无眼,且其比例接近于9∶3∶3∶1,说明控制有眼无眼的基因不在号染色体上。将有眼无眼基因与位于Ⅱ号染色体卜的基因重复上述实验时,若实验结果与上述实验结果类似,则说明控制有眼无眼的基因可能位于染色体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