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10月21日,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纽约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一盏电灯。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因为人们预感到,煤气灯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电灯的时代来临了。”这则史料说明了( )
A.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电器的发明和应用 |
B.煤气行业开始为新兴电力工业所淘汰 |
C.证券交易所操纵着美国的经济运行 |
D.科学技术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 |
北宋韦骧在《钱塘集》中对王安石变法写诗颂道:“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实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该诗涉及到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有( )
①青苗法
②免役法
③农田水利法
④市易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北宋诗人苏舜卿曾这样描述:“游嬉于廛市间,以鬻巧绣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另一位北宋文士宋祁形容说:“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北宋中期面临哪一社会问题( )
A.冗官 | B.冗兵 | C.积贫 | D.积弱 |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这样做就是亵读神明。”材料所体现的是( )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
B.加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
C.符合教俗封建主的利益 |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 |
天主教会为拓展自身的势力,发动了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的“十字军东征”。天主教所指的“异教”主要是指 ()
A.东正教 | B.伊斯兰教 | C.犹太教 | D.佛教 |
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B.土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全面的发展 |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
D.5世纪的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