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18分)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自古……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穏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材料四: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者(军机大臣)亦只供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2)据材料二、三分析,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的看法上有何不同?概括其主要做法?
(3)依据材料四,指出军机处的职能,它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4)综合材料二、三、四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标志性成就可概括为: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变。
请回答:(1)两次历史性飞跃是指的什么?
(2)形成了哪两大理论成果?分别在分别是在党的哪次代表大会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4分)
(3)这些理论的创新,反映了怎样的共同特点?

近代以来,欧洲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后来随着“内阁制”的形成,王权又被进一步架空。化作一种由主要大臣组成的内阁会议的集体领导权,其负责对象也由原来的国王转变为议会。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材料三正是在这里,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英国的哪一部文献给光荣革命后的王权套上了第一个“紧箍咒”?根据材料一简要指出后来英国王权进一步被架空的直接原因。
(2)材料二、三中的国家所确立的政治体制的名称是什么 ?(2分) 他所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 (2分)
(3)结合材料一、二、三,请分析这种政治体制的作用。(4分)

在近代,英、法、德、美四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改革分别建立了怎样的政体?比较英德政体的异同。说明美国1781年宪法是如何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材料二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单概括明清时期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在社会制度、组织原则方面的不同点。
(3)试分析造成材料一、二实践结果差异的政治原因,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二:“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河南程氏遗书》
材料三: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四: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卓绝斗争的两件事例。(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材料四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