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 |
B.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
C.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D.要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照射光的频率必须超过某一数值 |
E.一群氢原子从n =3的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可能放出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
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
C.位移越来越小 |
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大 |
如图1所示,半径为均匀带电圆形平板,单位面积带电量为
,其轴线上任意一点
(坐标为
)的电场强度可以由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求出:
=2
,方向沿
轴。现考虑单位面积带电量为
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从其中间挖去一半径为
的圆板,如图2所示。则圆孔轴线上任意一点
(坐标为
)的电场强度为 ()
A.2![]() ![]() ![]() |
B.2![]() ![]() ![]() |
C.2![]() ![]() ![]() |
D.2![]() ![]() ![]() |
如图所示,真空中M、N 处放置两等量异号电荷,a、b、c 表示电场中的3条等势线,d 点和 e 点位于等势线a上,f点位于等势线 c上,d f平行于 M N.已知: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 d点移动到 f点时,试探电荷的电势能增加,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M点处放置的是负电荷 |
B.d 点的电势低于f点的电势 |
C.d点的场强与f点的场强完全相同 |
D.将带正电的试探电荷沿直线由d点移动到 e 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
如图所示,一根质量为m的金属棒AC用软线悬挂在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通入A→C方向的电流时,悬线张力不为零,欲使悬线张力为零,可以采用的办法是()
A.不改变电流和磁场方向,适当增大电流 |
B.只改变电流方向,并适当减小电流 |
C.不改变磁场和电流方向,适当减小磁感强度 |
D.同时改变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并适当增大磁感强度 |
如图所示,M、N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R0为定值电阻,R1、R2为可调电阻,用绝缘细线将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悬于电容器内部,闭合电键S,小球静止时受到悬线的拉力为F.调节R1、R2,关于F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F将变大 |
B.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F将变小 |
C.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F将变大 |
D.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F将变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