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诗歌写的是什么季节?诗中哪些意象和此季节有关?
就主题表达和表现手法而言,“燕子双飞去”一句有何作用?
词的下片具体借助两件事表达痛苦,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两件事。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甘露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①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唐文宗大和年间,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三十八)
汪元量
青天淡淡月荒荒,两岸淮田尽战场。
宫女不眠开眼坐,更听人唱《哭襄阳》
注①南宋灭亡之后,诗人和宫女们作为俘虏被元军押解北上,此诗写于押解途中。
②《哭襄阳》:元军大举攻宋时,襄阳首当其冲,宋将吕文焕坚守六七年之久,但宰相贾似道坐视不救,致使襄阳失守。此曲为襄阳失守以后在民间流传的一支哀歌。
(1)诗中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的?(4分)
(2)《哭襄阳》一曲在诗中有何作用?试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指出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以”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以伤先帝之明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指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今安在(哪里) B.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C.躬耕于南阳(身体弯曲) D.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指出下面句子主要停顿处标示有误的一项()

A.直挂云帆/济沧海 B.忽复/乘舟梦日边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奉命于/危难之间

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请你用成语或俗语写出《行路难》和《出师表》中隐含的典故(各写一个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寒[注]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津津细雨中。
[注]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2.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⑵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