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诗默写。(8分,每空1分)
(1)                  ,自将磨洗认前朝。    ( 杜牧《赤壁》 )
(2)                       ,楼台倒影入池塘。  ( 高骈 《亭台夏日》 )
(3)晴空一鹤排云上,                     。  ( 刘禹锡 《秋词》 )
(4)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5)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八则》 )
(6)青山有幸埋忠骨,                   。       ( 《杭州岳墓对联》 )
(7)不应有恨,                 ? ( 苏轼《水调歌头》 )
(8)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 ( 老舍《济南的冬天》 )

科目 语文   题型 默写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届福建漳州中考)按要求天空。(以回答最好的5道题计分,10分)
(1)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郭沫若《静夜》)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诗经·蒹葭》)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长歌行》)
(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
(6)苏轼在《水调歌头》一词中,表达对亲人美好祝福的句子是:
(7)生活中被他人误解在所难免,但如果我们拥有“ ”的豁达心胸,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更加和谐。

(届福建福州中考)古诗文默写。
(1)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2)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3)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6)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8)物是人非事事休,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9)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 ”体现了作者超越个人忧乐的宽广胸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
(10)宋代大儒朱熹有诗云“少年易老学难成”,这正如汉乐府《长歌行》中所言:“ 。”

按要求默写。【第(6)小题2分,其余每题1分,共8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2)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4)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5)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6)古代文人常将自己的志向和情感寄托于诗歌之中,正如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用“ ”的诗句表现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赵翼在《论诗》中用“ ”的诗句表明文学创作“要具有时代特色,要创新”的见解。
(7)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红花绿柳,黄叶粉桃,请你写出古诗词中含有花草树木及其颜色的连续两句:

经典诗文默写。
(1) ,皆出酒食。(陶渊明《桃花源记》)
(2)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3) ,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呼啸状。(魏学洢《核舟记》)
(4)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大道之行也》)
(5)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常恐秋节至, 。(汉乐府《长歌行》)
(7)东皋薄暮望, 。(王绩《野望》)
(8) ,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9)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0)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解释下面文段中的加点字。
①齐之 辞者也()②何()
③其味不同()④圣人非所与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