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共4分)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此诗中流露诗人哪种情思?( )
A.送别之情 | B.思归之心 | C.喜悦之意 | D.愤怒之思 |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意境与下面哪一项相似? ( )
A.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阅读司空曙的《峡口①进友人》一诗,完成小题。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②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诗中交代送别的地点和季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飞欲尽春”这一景象在诗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___________之情。“天涯去住泪沾巾”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水调歌头》一词,完成小遂。(4分)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文中划线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能说说此旬表达了苏轼什么感情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人对月亮歌之咏之,祭之拜之,你能写出两个月亮的别称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昌阻风
方泽唐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无穷归思满东流。”一句历来为后人所赞赏,试分析其妙处。
阅读与欣赏
阅读武元衡的一首诗《春兴》,回答问题。
春兴(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诗中_ 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苏轼的《定风波》一诗,完成第7题。
定风波·三月七日①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②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①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②芒鞋:草鞋。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写出了词人什么样的心情?(2分)
“也无风雨也无晴”“夜阑卧听风吹雨”(陆游诗句),两句诗中的“风雨”既是实指,也是隐喻。联系背景分别指出“风雨”的喻意。(2分)
下列哪一项表达的情感态度与苏轼相似。(2分)
A.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唐 白居易《醉歌》) |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 晏殊《浣溪沙》) |
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
D.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