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 )
| A.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 | B.反映出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
| C.明确了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 | D.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从1930年到1990年,空运的成本已从平均每英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纽约与伦敦之间三分钟的电话费从244美分降到3美分,……大量信息数据在全球范围内快速、经济地传递。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航空、信息技术的发展 | B.信息技术发展促成其它行业的革命 |
| 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 D.信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 |
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重商主义者主张高工资,提出经济发展的“外国支付收入”理论,认为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意味着外国将为出口国家支付工资和利润。这一理论在当时得以实现的经济条件是
| A.“光荣革命”后,英国社会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
| B.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使英国占据贸易优势 |
| C.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发展扩大了国内市场 |
| D.工业革命的完成,提高了英国商品的技术含量 |
1895—1913年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其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环境安定 | B.列强放松经济侵略 |
| C.政府政策支持 | D.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
据统计:16—18世纪,中国向全世界出口的商品约有236种之多,其中手工业品有137种……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据此分析这一时段的中国
| A.闭关锁国政策名存实亡 | B.政府鼓励开拓海外市场 |
| C.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 D.存在着走向世界的动力 |
下列材料能反映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是
| A.《诗经》描述“千耦其耘” |
| B.《汉书·食货志》记载“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疏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
| C.白居易《朱陈村》描述“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 |
| D.《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农无田者,受田于人,名为佃户;无力授田者,名为雇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