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
B.参与发起建立APEC |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
《史记》载,汉文帝问冯唐曰:“父老,何自为郎?”是称其臣为父也。赵王谓赵括母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是称其臣之母为母。此种“称臣下为父母”的行为得到了顾炎武的充分肯定,这表明他()
A.提倡经世致用 |
B.主张众治 |
C.宣扬三纲五常 |
D.反对传统礼教 |
圣旨诏书的开头语,常多“奉天承运”,梁山好汉也不得不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来做打家劫舍的事业。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中国古代封建迷信盛行 |
B.君权至高无上,可以无限扩张 |
C.君权神授理论已提出并得到社会认同 |
D.此种提法来源于道家的学说 |
“春秋何贵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君权神授 | B.致良知 | C.心外无物 | D.天人感应 |
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辨化的阶段。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
A.理就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B.理是人生就固有的思想观念 |
C.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 |
D.理就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 |
有研究表明,汉唐主流意识形态带有明显的“荀子思想色彩”。但在北宋熙宁七年,宋神宗却封孟轲为邹国公,令国子监及天下学庙皆塑其像;荀况仅被封为兰陵伯。自此,孔孟之道成为主流意识的核心内容和代名词。这反映了()
A.荀子思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
B.伦理道德开始为统治者重视 |
C.封建主流思想发生重大变化 |
D.孟子在儒家的地位日渐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