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①②代表物质M、N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萤火虫体内的能量c可来源于光能
B.吸能反应一般和M的合成相联系
C.能量d用于过程①时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D.细胞内M、N间的相互转化是生物界共有的能量供应机制

某实验小组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化合物X降低淀粉酶的活性
B.曲线I的实验作为对照实验
C.化合物X降低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
D.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催化的最适温度

下列关于酶特性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一定是酶的种类
B.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浓度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
D.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

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五种酶的作用对象分别是
①肽酶 ②解旋酶 ③纤维素酶 ④ATP水解酶 ⑤DNA连接酶

A.碱基间氢键、肽键、植物细胞壁、磷酸基团、磷酸基团
B.肽键、碱基间氢键、植物细胞壁、高能磷酸键、磷酸二酯键
C.肽键、碱基间氢键、原生质层、NADPH、氢键
D.R基、脱氧核苷酸、细胞膜、ATP、磷酸基

如图是细胞吸水力随质壁分离程度变化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吸水力与质壁分离程度呈负相关
B.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就没有吸水力
C.在细胞可承受的浓度范围内,如果增大外界溶液的浓度,则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更高
D.在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细胞吸水力应逐渐升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