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实验前,应调节凸透镜、蜡烛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同时注意将 (填“凸透镜”、“蜡烛”或“光屏”)摆放在另外两个元件的中间。
(3)小明经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 (选填“上”或“下”)调。
(4)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 立、 的实像。(选填“正”、“倒”,“放大”、“缩小”、“等大”)
(5)如图乙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个位置中的__________位置。
(6)再把蜡烛移到D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 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小芳观察的方法应是: 。
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现象。
(1)在图甲装置中,存在错误的是。
(2)纠正错误后继续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水在沸腾前温度变化是(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3)根据图甲中气泡变化情况可以推知,此时水(选填“正在”或“将要”)沸腾;烧杯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水沸腾过程中,要不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已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甲所示,图中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上只能看到“2.5V”字样。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实物电路连接完整。m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3)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处时,电压表示数为2V,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填“A”或“B”)端滑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额定功率为W。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钩码,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 次数 |
钩码所受 重力G/N |
提升高度 h/m] |
拉力 F/N |
绳端移动 的距离s/m |
机械 效率 |
1 |
2 |
0.1 |
1.0 |
0.3 |
66.7% |
2 |
4 |
0.1 |
1.7 |
0.3 |
78.4% |
3 |
6 |
0.1 |
2.4 |
0.3 |
(1)在实验过程中,应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
(2)在第3次测量中,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J,机械效率为。
(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同一滑轮组,提升钩码越重,机械效率越(填“高”或“低”)。
为了验证液体压强的特点,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
(1)当橡皮膜两侧所受的压强不同时,橡皮膜的发生改变。
(2)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不同的水,且左侧水面较低,会看到橡皮膜向(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有关。
(3)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相同的水和盐水时,会看到橡 皮膜向(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有关。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水沸腾时,准确测量的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水的沸点为℃,当时的大气压(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3)a、b两组同学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得: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热量,温度。通过图象可知,b组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请写出一个可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