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即v=s/t。另外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注:速度的变化量用△v表示,它等于前后速度之差;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国际单位是m/s2)。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1)若一个运动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v0=2m/s,经过5s后它的速度变为v1=6m/s,则这个物体在5s内的速度变化量△v= m/s;
(2)若问题(1)中的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相等),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m/s2;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3)根据你阅读后得到的信息,请你写出加速度的定义公式a= ;
(4)如果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 。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研制潜水器,现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0年7月下水的“蛟龙号”深海潜水器,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其设计下潜深度达7 000 m。2011年7月已完成5000 m级深海潜海和科学探测.若“蛟龙号”潜水器下潜至5 000 m,求:
(1)它受到的海水压强大约是多少?(海水=1.03×103 kg/m3,g取10N/kg)
(2)若观察窗面积为300 cm2,海水对观察窗的压力大约是多少?
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实心正方体,物体A的体积为10-3米3,物体B的边长为0.2米。物体A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10千克。求:
(1)物体A的质量mA。
(2)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B。
(3)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只在竖直方向上施加一个多大的力可以让两物体对地面压强相等?
体积为5×l0-3米3的铜块浸没在水中。求:(1)该铜块所排开水的体积V排。
(2)该铜块所受到的浮力F浮。
一辆载重汽车及所载货物共重4.9×104N。当行至某桥头处时,司机发现桥头处竖立着“最大限重6t”的提示牌。请问,这辆车是否超重?
如图甲是某中学科技小组设计的打捞水中物体的装置示意图。DB是以O点为转轴的水平杠杆,杠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D的长度为2m。水平地面上的配重E通过细绳竖直拉着杠杆D端,配重E的质量mE为250kg。安装在杠杆DB上的行走装置由支架、动滑轮X、提升电动机、定滑轮K构成,行走装置的质量m为20kg。电动机Q可以通过定滑轮S和动滑轮X拉动行走装置沿BO水平滑动。固定在提升电动机下的定滑轮K和动滑轮M组成滑轮组Y,当行走装置处于杠杆DB上C点的位置时,提升电动机拉动绳子H端,通过滑轮组Y竖直提升水中的圆柱体A。圆柱体A完全在水中,以0.1m/s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滑轮组Y的机械效率为η1,配重E对地面的压强为p1;物体A以原来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全部露出水面后,最终停在空中某高度时,配重E对地面的压强为p2。滑轮组Y提升物体A的过程中,行走装置受到的水平拉力始终为零,杠杆DB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电动机H处绳子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圆柱体A的质量mA为60kg,底面积为30dm2,p1与p2之比为4∶1。物体A被打捞出水面后,停留在一定高度,电动机Q开始拉动行走装置。在行走装置以0.05m/s的速度水平匀速移动的过程中,电动机Q处拉力T的功率为5W,行走装置受到的水平拉力为F。细绳和杠杆的质量、滑轮与轴的摩擦、水对物体的阻力均忽略不计,g取10N/kg。
求:(1)动滑轮M所受的重力;(2)机械效率η1;(3)OC的长度;(4)拉力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