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各组成成分之间的数量关系一定不相等的是( )
A.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点数 | B.染色体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 |
C.DNA分子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 | D.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 |
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
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主要区别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的一个片段增加或缺失或替换等,而基因突变则是DNA分子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
B.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发生基因突变,而只有真核生物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
C.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对生物体影响较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对生物体影响较大 |
D.两者都能改变生物的基因型 |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其他若干物种的进化 |
B.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D.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
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
A.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 |
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
C.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 |
D.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1∶1 |
C.通过测交试验,孟德尔统计测交子代的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1:1 |
D.由F2出现了形状分离比“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