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运用想象,描绘“带月荷锄归”的景象。
诗人希望“愿无违”,联系他的境遇理解“愿”的内涵。
题龙阳县青草湖〔元末明初〕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①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②,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湘君:传说舜南巡死后为湘水男神,称湘君。②天在水:天上的银河映在水中。请描绘“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句所呈现出来的画面。
请联系“满船清梦压星河”全句的意境,赏析句中“压”的妙处。
初晴游沧浪亭①
[北宋]苏舜钦
夜雨连明②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注】①沧浪亭:苏州园林之一。②连明:直至天明。
阅读上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清?
三、四两句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试分析其作用。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简要分析“义士还家尽锦衣”中“尽”字在诗中的妙处。
答:作者的思绪从“宫女如花”急转到“鹧鸪飞”,这是一种怎样的表现手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三、四句中的“惹”字用得很巧妙,请说说好在哪里。
寒食①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节令,清明前一天。太原、上党、西河、雁门等地为纪念介子推,每年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俗称寒食节。首句中的“满”字写出了二月江南怎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