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光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           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          (生态系统、菌落、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      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所固定的       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                           等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                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体现者,这与其理化性质分子结构有直接联系,请分析回答: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测定几种肽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如下:


序号
化合物
氨基酸数目
多肽化合物

催产素
9

牛加压素
9

血管舒缓素
9

平滑肌舒张素
10

猪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13

人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22
蛋白质

牛胰岛素
223

人胰岛素
51

免疫球蛋白lgG
660

人血红蛋白
574

(1)表中①②③的氨基酸的数目虽相同,但其生理作用彼此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 ______不同。
(2)表中的③和④ 、⑤与⑥虽然功能相同,但各自具有专一性。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 。
(3)表中⑧的生理功能说明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__作用;⑨的生理功能说明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_作用。⑩的生理功能说明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4)这些实例说明蛋白质分子结构具有_____________,这种特定决定了___________ 。

叶片的蒸腾速率可反映气孔的开放程度。为验证脱落酸能使气孔关闭的作用,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材料】小麦。
【试剂】脱落酸溶液(100mg/L)、蒸馏水。
【用具】电子天平、烧杯、移液管、剪刀、镊子、光源等。
【步骤】第一步:选取苗龄约10天的小麦,取第1叶为材料,剪取长10cm切段60段;
第二步:每组取相同的烧杯2个,进行相应地处理;
第三步:用电子天平称出每个烧杯的总质量,并记录;
第四步:将烧杯置于光强度3000lx的光源下;
第五步:2小时后,称量并记录。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完善用于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表格,并补充对照组的实验处理。
脱落酸对小麦叶片蒸腾作用影响的实验

组别
烧杯
处理
第1次称量(m1)/g
第2次称量(m2)/g


第一组
1
脱落酸溶液10ml,插入叶片切段15段




2



第二组
3





4



第三组
5





6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置第三组实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排除__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起到校正的作用。
(4)脱落酸合成缺陷植株的叶片形态表现为,而使用外源脱落酸可以改变这一表现,这也验证了脱落酸可使气孔关闭。脱落酸的这一功能,使植物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

下表是植物Ⅰ和植物Ⅱ在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时刻
0:0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植物Ⅰ气孔导度
38
35
30
7
2
8
15
25
38
植物Ⅱ气孔导度
1
1
20
38
30
35
20
1
1

(注:气孔导度能反映气孔张开的程度,其单位是mmolCO2·m-2·s-1,表示单位时间内进入叶片表面单位面积的CO2的量)
(1)请在坐标图中画出植物Ⅰ和植物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曲线。

(2)据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Ⅰ和植物Ⅱ吸收CO2的主要差异__________________。植物Ⅰ和植物Ⅱ光合作用所需水分主要由根尖成熟区通过_______________方式吸收。
(3)下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图中C3代表含有3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过程①的能量变化是糖类中的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的场所在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③的完成需要酶、_________、ATP等物质。凌晨3︰00时, ①②③④四种生理过程中,植物Ⅰ和植物Ⅱ都能完成的有______两个过程。

(4)完成④过程时CO2首先与____________(物质)结合而被固定,若突然停止光照,则该物质的含量会_________(增加、减少、不变)。

资阳市某中学高二一班的同学在寒假预习了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中所要求的7个实验后,就自主地分了几个学习小组,有的小组用新鲜苹果榨取果汁并制作果酒、果醋,有的小组还尝试用苹果的嫩叶进行组织培养、用胡萝卜提取胡萝卜素等,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了。小王和小刘同学根据同学们的实验设计了以下问题。
(1)实验过程中,第一小组同学发现榨取的果汁非常浑浊,他们采用的解决方法是
或用纤维素酶处理果汁。活细胞内合成该酶的原料是。分离这种酶常用凝胶色谱法,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较慢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________,装填凝胶色谱柱时,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原因是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___________,降低分离效果,洗脱用的液体应尽量与浸泡凝胶所用的液体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第二小组要将酵母菌从其他细菌中分离出来,常采用向培养基中添加
的方法,这种培养基叫做培养基,若要知道混合菌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可采用向培养基添加,观察到菌落呈则证明有大肠杆菌。配制培养基时常用的灭菌方法为
(3)在酸性条件下,可用来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有酒精产生.若想进一步检测所得果酒中酵母菌的数量,可采用法。
(4)发酵完成后,该班同学制作的果酒品质非常好,为方便后续年级长期使用,可将菌液用的方法保存。
(5)第三小组用苹果的嫩叶进行组织培养,有以下操作:①外植体消毒,②制备MS培养基,③接种,④培养⑤栽培⑥移栽。其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⑤→⑥
C.②→①→③→④→⑥→⑤ D.①→②→③→④→⑥→⑤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生根,而与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有:实现优良品种的;培育脱毒作物;制作人工种子;培育作物新品种以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
(6)当人体缺乏某种维生素时,可由β-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形成,这种维生素是
,提取胡萝卜素过程中,萃取加热时需安装回流冷凝装置,其目的是防止加热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是生物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体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育转基因牛的过程中,需要的工具酶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在基因表达载体中,目的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它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2)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环境中除须提供O2外还须混入一定量的CO2,CO2的主要作用是。为保证被培养的动物细胞处于无菌、无毒的环境,可以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3)单克隆抗体与血清抗体相比较,其最主要的优点在于
(4)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得到的动物,称为动物,试管动物需要通过、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步骤获得。
(5)生态工程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原理、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等原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