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氨酸酶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和毛囊等处的细胞中,它能促使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若编码此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将导致白化病,这种现象说明( )
A.性状的改变与基因无关 |
B.性状能控制基因的表达 |
C.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性状 |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 |
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
B.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
C.基因频率的改变一定产生新物种 |
D.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
关于基因突变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
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发生的 |
C.基因突变可以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引起 |
D.基因突变的突变率是很低的,并且都是有害的 |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5/8、l/4 |
B.后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细胞学基础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但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确认 |
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A.9/16 | B.3/4 | C.3/16 | D.1/4 |
某地区一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长整齐而健壮,果穗大、子粒多,因此这些植株可能是
A.单倍体 | B.三倍体 | C.四倍体 | D.杂交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