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莫言,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       不是最后一个。
②他不顾朋友的劝阻,       走入钱塘江观潮的禁区。浪头扑面而来,瞬间不见他的身影。
③发牢骚,      也不可少,然而纸上谈兵,终不免书生之见。
④学习古代汉语,不能整部书地读,要选择其中的精华来读。不是浮光掠影地读,决不能
        。要仔细看注解,勤查工具书。

A.绝然径自诚然不求甚解 B.决然径直诚然一知半解
C.决然径自固然 不求甚解 D.绝然径直固然一知半解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今年夏天,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出现了罕见的高温天气,有些地方的室外温度曾一度高达40℃,七月流火,酷暑难耐,相关地区的电力供应频频告急。
B.历代统治者之所以如此垂青关羽,给他追加一个个尊贵的谥号,无非是希望自己的臣子能够见贤思齐,也像关羽效忠蜀汉一样效忠自己。
C.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生活已经过去将近一年半,雪泥鸿爪,都已经成为陈迹,令人唏嘘不已。
D.“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散文全面繁荣,许多评论家摒弃述而不作的陋习,纷纷提出有个人见地和研究价值的观点学说。

下列对诗歌句子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青枫浦上不胜愁”一句,暗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浦上,水边。《九歌•河伯》中有“送美人兮南浦”的句子。因而此句暗含离别之意。
C.李白的《将进酒》开篇犹如挟天风裹海雨,向我们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奔流到海不复回”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韵律。
D.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以形写声,那箜篌声,时而众弦齐鸣,仿佛玉碎山崩;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响遏行云,表现了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泣露香兰笑”句则是以声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构思奇特。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闻邻船吹笛
杨基
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
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
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
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
【注】 分:料,料想。
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与结尾处的景物描写相呼应,寄寓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营造了优美的意境。
B.第三句写笛声由“楚调”转为“吴音”,其中暗含了吹笛人的内在情感。
C.末尾两句情味深长,“折柳”含伤别之意,“陇头花”即“陇头梅”,含思念之情。
D.这首诗七言古诗,语言质朴无华,意蕴丰富,感人至深。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此诗完整的题目为“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联写由于战乱、饥馑,家业无存,田园荒芜,家中亲人四海漂泊。
B.尾联是想像之语,虚实结合,表达了兄弟们同时望月产生的怀乡思亲之情。
C.全诗语言平实,不事雕琢,意蕴深厚,真挚动人,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点。
D.全诗通过描写骨肉离散之苦,深刻地揭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