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如下的实验研究:测定“3.6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及定值电阻R的阻值。
⑴闭合S1、S2,断开S3,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下表中三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计算出定值电阻R=____Ω。
|
1 |
2 |
3 |
电压U/V |
1.5 |
2.4 |
3 |
电流I/A |
0.20 |
0.32 |
0.40 |
⑵闭合S1、S3,断开S2,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灯泡L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根据测量数据绘制成如上图的U—I关系图像。由图象分析,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灯泡L的电功率PL= W;图像中所绘图像是一条曲线,其原因是: 。
⑶若在进行⑵时发现电压表突然损坏,该组同学手边有多余电流表但无电压表,为了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明灵机一动,设计了如上电路图;并进行如下操作:①调节滑片至阻值最大处,并同时闭合S1、S2、S3;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电流表A1的示数为 A时,记下电流表A的示数 A(见上图);③根据公式计算出灯的额定功率为 W。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与小宇通过实验已探究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大小有关这一结论。小明又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还可能与支撑面的柔软程度有关。小宇说,那我们就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吧。现有器材有:
A.细沙 | B.海绵一块 |
C.边长为5cm的正方体铁块 | |
D.边长为5cm的正方体铜块 |
E.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铁块
F.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铜块
要求:
(1)写出所选用器材的序号;
(2)主要实验步骤;
(3)实验结论。
小豆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豆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_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填“实”或“虚,’)像;
(5)小豆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为小明描绘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记时开始时,即t=0时,甲的速度是___m/s,乙的速度是____m/s.
(2)第3 s时,甲的速度是_______m/s,乙的速度是______m/s.
(3)甲、乙两个物体分别做______、_______运动;(填:匀速、加速、减速
惠安是“石雕”之乡。小星取一小块样石,通过实验来测定石块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样石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为_____g。用量筒测出样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体积为________cm3样石的密度为_______g/cm3。
(3)在加工中,该石块的密度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的操作图。甲图是操作过程,乙图是读数过程,丙图是读取的温度值。
(1)甲图操作中的错误是
(2)乙图读数中的错误是
(3)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丙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