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细胞核的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为核膜,因为有核孔故属于全透性膜 |
B.②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
C.③为染色质,是细胞中DNA储存的主要场所 |
D.④为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
关于质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质膜中的两层磷脂分子层完全相同 |
B.质膜中的膜蛋白比磷脂更易移动 |
C.质膜中的有些膜蛋白起着生物催化剂的作用 |
D.质膜的选择透性与膜蛋白有关,而与脂双层无关 |
下面是某生态系统的三个图形,图1中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共有5条食物链,其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 |
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时一般分别采用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 |
C.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2时刻,此时可适当捕获 |
D.当丙刚迁入到这个生态系统的短期内,数量变化如图2中的曲线X |
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 X、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Ⅱ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激素Y是促甲状腺激素 |
B.图Ⅰ中B液渗透压的大小差异主要与无机盐、 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
C.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图Ⅰ中 A液减少 |
D.图Ⅱ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③ ④ |
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选项 |
实验内容 |
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 |
A |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 |
多次计数取平均值 |
B |
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
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 |
C |
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病率 |
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 |
D |
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
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 |
粗糙型链孢霉是一种真核生物,繁殖过程中通常由单倍体菌丝杂交形成二倍体合子。合子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后,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最终形成8个孢子。已知孢子大型(R)对小型(r)为显性,黑色(T)对白色(t)为显性。下图表示粗糙型链孢霉的一个合子形成孢子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合子通过减数分裂和一次有丝分裂后最终形成的8个孢子基因型有4种 |
B.图中c的染色体数目与合子相同,都是2N |
C.若不考虑变异,a、b、c的基因型相同 |
D.①②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