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 A.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比色卡对照,可测定新制氯水的pH |
| B.向10mL 0.1 mol/L的AgNO3溶液中滴加10滴0.1 mol/L的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 mol/L的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说明相同温度下AgCl溶解度大于AgI的溶解度 |
| C.向1 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 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再加入0.5 mL有机物Y,加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Y中不含醛基 |
| D.取少量卤代烃Y在碱性溶液中水解,用硝酸酸化至酸性,再滴加AgNO3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说明卤代烃中含有溴元素 |
有两份组成及质量都相等的Na2O2和Na2CO3的混合物,向第一份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放出的气体共4.48L。将此气体通入第二份混合物,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4.032L(均为标准状况下体积)。则原混合物中Na2O2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9 | B.3:2 | C.2:1 | D.8:1 |
自然界存在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在该反应中
| A.产物中的SO42–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
| B.5molFeS2发生反应,有10mol电子转移 |
| C.发生氧化反应和发生还原反应的FeS2之比为7:3 |
| D.14mol CuSO4能氧化5molFeS2 |
对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 |
| B.该溶液中, K+、OH–、S2–、NO3–不能大量共存 |
| 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2Fe3++H2O |
| 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 |
短周期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只有一种金属元素。其中X与W 处于同一主族,Z元素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中最大(稀有气体除外)。Z与W、W与Q的原子序数之差均为3,五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W、Q三种元素的单质属于三种不同的晶体类型 |
| B.Q氢化物的熔点高于Z氢化物的熔点 |
| C.一定条件下,Q单质可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
|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顺序:Q>Y>W>X |
向饱和食盐水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盐酸,对出现现象的预测可能正确的是
| A.白色沉淀 | B.液体分层 | C.无明显现象 | D.黄绿色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