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7.6mol NO和3.8mol O2,发生如下反应:
①2NO(g)+O2 (g)2NO2(g) ②2NO2(g)
N2O4(g)
测得NO2和N2O4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0~10min维持容器温度为T1℃,10min后升高并维持容器的温度为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5min反应的平均速率v(N2O4)=0.36mol·(L·min)-1 |
B.T1℃时反应②的化学平衡常数K=0.6 |
C.反应①、②均为吸热反应 |
D.若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3.6mol NO2和2.0mol N2O4,T1℃达到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10% |
物质发生变化时,其中的化学键可能被破坏,也有可能不变。下列变化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NaOH溶于水 | B.冰熔化为水 |
C.碘晶体升华 | D.HCl溶于水 |
化学反应中既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与这两种变化都有关系的因素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 B.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密度的大小 |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存在的化学键 | D.化学反应进行的条件 |
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键存在于相邻原子之间,是一种强相互引力作用 |
B.化学键可存在于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也可存在于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 |
C.化学键中原子间强烈作用的实质是万有引力作用 |
D.单质中一定存在化学键作用 |
某元素为非金属元素,该元素的原子结合一个电子即达到稳定结构,则下列关于该元素的描述中一定正确的是
A.第ⅦA族的卤素 | B.主族元素 |
C.副族元素 | D.单质有很强的氧化性 |
已知三种短周期元素的阴离子X3-、Y2-、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三种元素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中酸性最弱的是X的含氧酸 |
B.阴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r(X3-)<r(Y2-)<r(Z-) |
C.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3X>H2Y>HZ |
D.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X>Y>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