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以甲苯为主要原料,采用以下路线合成医药中间体F和Y。
已知:①
②2CH3CHO CH3CH(OH)CH2CHO
CH3CH=CHCH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F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是C7H7NO2Br |
B.能形成内盐 |
C.能发生取代反应和缩聚反应 |
D.1 mol的 F最多可以和2 mol NaOH反应 |
(2)C→ D的反应类型是 。
(3)B→C的化学方程式是 。
在合成F的过程中,B→C步骤不能省略,理由是 。
(4)D→E反应所需的试剂是 。
(5)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写出3个)。
①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②分子中含有 -CHO
(6)以X和乙烯为原料可合成Y,请设计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及溶剂任选)。
注:合成路线的书写格式参照如下示例流程图:
CH3CHOCH3COOH
CH3COOCH2CH3
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中的两种或多种。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448mL(标况)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将上述滤液平均分成两份,一份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2.33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另一份中通入过量CO2得到1.56g白色沉淀。由此可推断原溶液一定含有的离子种类及其浓度,将结果填入下表(可不填满)。
一定含有的离子种类 |
|||||||
物质的量浓度(mol/L) |
甲、乙两池的电极材料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池中均为Cu(NO3)2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填“铁”或“碳”)棒;乙池中的(填
“阴”或“阳”)极。
②乙池中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是。
(2)若两池中均为饱和NaCl溶液:
①写出乙池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甲池中碳极上电极反应方程式是,乙池碳极上
电极反应属于(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③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池碳极附近,发现试纸变蓝,待一段时间后又发现
蓝色褪去。这是因为过量的Cl2将生成的I2又氧化。若反应的C12和I2物质的量
之比为5:1,且生成HCl和另一种强酸,该强酸的化学式为。
④若乙池中转移0.1 mol e-后停止实验,池中溶液体积是1L,则溶液混匀后的pH=(不考虑所生成的气体溶解在溶液中的情况)
常温下,如果取0.1 mol/L HA溶液与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
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8,试回答以下问题:
(1)混合溶液的pH=8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填“>”“<”或“=”)0.1 mol/L 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3)求出混合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计算结果(填具体数字):
c(Na+)-c(A-)=mol/L,
c(OH-)-c(HA) =mol/L。
(4)已知NH4A溶液为中性,又知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NH4)2CO3
溶液的p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将同温度下等浓度的四
种盐溶液:
A.NH4HCO3 B.NH4A C.(NH4)2SO4 D.NH4Cl
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填序号)。
在氯化铁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FeCl3+3H2OFe(OH)3+3HC1;△H>0。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FeCl3溶液,溶液的颜色会不断加深,可得到一种红褐色透明液体,向这种液
体中加入MgCl2溶液,产生的现象为。
(2)不断加热FeCl3溶液,蒸干其水分并灼烧得到的固体可能是。
(3)在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浑浊,应加入。
(4)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MgCO3固体,过滤
后再加入足量盐酸。MgCO3固体能除去Fe3+的原因是。
有一块锌片插入足量CuSO4溶液1L中,可以观察到锌片表面有黄色附着物析出,最后称量时锌片质量减轻了0.1g(假设溶溶液体变化忽略不计),求:
(1)(1)参加反应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是;
(2)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是;
(3)生成Zn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4)溶液的质量;(填“增加”或“减少”)
(5)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