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再加热(低于400℃)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
| A.氯化铝 | B.碳酸氢钠 | C.硫酸亚铁 | D.硫酸镁 |
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F(s)
2G(g)。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 压强/MPa 体积分数/% 温度/℃ |
1.0 |
2.0 |
3.0 |
| 810 |
54.0 |
a |
b |
| 915 |
c |
75.0 |
d |
| 1000 |
e |
f |
83.0 |
①b<f
②915℃、2.0MPa时E的转化率为60%
③该反应的ΔS>0
④K(1000℃)>K(810℃)
上述①~④中正确的有
A.4个B.3个C.2个D.1个
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g)+Y(g)
2Z(g) △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 t/min |
2 |
4 |
7 |
9 |
| n(Y)/mol |
0.12 |
0.11 |
0.10 |
0.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ν(Z)=2.0×10-3mol·L-1·min-1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ν(逆)>ν(正)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根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mol·L-1NaHSO3(含少量淀粉)10.0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ml混合,记录10~55℃间溶液变蓝时间,55℃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40℃之前与40℃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 |
| B.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 |
| 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 ×10-5mol·L-1·s-1 |
| D.温度高于40℃时,淀粉不宜用作该试验的指示剂 |
反应X(g)+Y(g)
2Z(g);
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 | 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 |
| 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 | 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 |
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
B+C(g)-Q达到平衡。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C(g)的浓度与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相等。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产物B的状态只能为固态或液态
B.平衡时,单位时间内n(A)消耗﹕n(C)消耗=1﹕1
C.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平衡可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molB和1molC,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