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下是蛋白质合成和分泌的过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在合成过程中,参与该过程的有        ______________细胞器。其中___________为该过程提供能量。
(2)假设该蛋白质由2条肽链组成,共形成18个肽键,每个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0,该蛋白质的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至少含有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个羧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卵生爬行动物的某些种类的受精卵,在不同温度下发育的后代的性别比例有所不同。
下表是科学家通过实验测得的一组数据,请根据数据回答有关问题。

温度(℃)
20
24
26
28
30
32
34
36
种类
及雄
性比

密西西比鳄
0
0
0
10
20
50
100
100
红海龟
100
100
100
90
50
20
0
0

0
10
60
100
60
30
0
0
绿草蜥
5l
50
5l
50
49
5l
50
49

(1)性别发育不受温度影响的种类是
(2)恐龙是一种生活在中生代的巨型爬行动物,约在6 700万年前突然在地球上灭绝,对于恐龙灭绝的原因至今有很多种解释,请根据该实验所得启示,提出一种合理的解释。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1:我国海南岛的森林覆盖率在1956年为25.7%,1964年为18.7%,1981年为8.35%,并且因遮盖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坡垒等珍稀植物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植物灭绝。
材料2: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面积1967年为4万多公顷,30年后已有一半被挖。
材料3: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乏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
(1)材料1说明造成这两种野生生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2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3说明由于入侵或引种到的地区,使得这些地区的原有物种受到威胁。

某雌雄异株的植物(2N=16),红花与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A与a表示),宽叶与窄叶这对相对性状由X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B与b表示)。研究表明:含XB或Xb的雌雄配子中有一种配子无受精能力。现将表现型相同的一对亲本杂交得F1(亲本是通过人工诱变得到的宽叶植株),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红花宽叶
白花宽叶
红花窄叶
白花窄叶
雌株


0
0
雄株
0
0



(1)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 ,表现型均为 ,无受精能力的配子是
(2)取F1中全部的红花窄叶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基因型共有 种,比例是 (仅写出比例即可)。
(3)将F1白花窄叶雄株的花粉随机授于F1红花宽叶雌株得到F2,F2随机传粉得到F3,则F3中雄株的表现型是 ,相应的比例是

某种昆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Y型,其体色(A、a)有灰身和黑身两种,眼色(B、b)有红眼和白眼两种,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与雄虫不同,雌虫体色的基因型无论为哪种,体色均为黑身。下表是两个杂交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子代性别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灰身、红眼
灰身、白眼
黑身、红眼
黑身、白眼







0
0

0


0

0


0
0

0


(1)仅根据组的杂交结果,既可判断控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又可判断体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2)若甲组两亲本的体色均为黑色,则亲本体色和眼色基因型是:
(♂)×(♀)
(3)乙组两亲本的表现型分别是:(♂)×(♀)
(4)若只考虑体色遗传,在乙组产生的子代黑身个体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

有两纯种小麦,一种是高秆抗锈病(DDTT),另一种是矮秆易感锈病(ddtt)。要利用这两个品种的小麦培育出矮秆抗锈病的优良小麦品种,育种小组提出了三种育种方案:
方案一:DDTT × ddtt→F1→F2------→ 矮秆抗病新品种
方案二:DDTT × ddtt→F1→F1花药离体培养→ 单倍体------→ 矮秆抗病新品种
方案三:DDTT或ddtt的种子幼苗进行X射线、紫外线照射综合处理------→ 矮秆抗病新品种
(1)方案一的育种原理是。F2中选出的矮秆抗病的植株中不符合性状稳定要求的比例为
(2)方案二的育种方法叫,F1花粉培育的单倍体的基因型为
要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通常用试剂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
(3)方案三的育种原理是
(4)三种育种方案中,育种的时间短且成功率高的是方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