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情况下,离子组间一定能在溶液中同时大量共存的是( )
| A.pH=2的溶液中:SO42-、K+、NO3-、Mg2+ |
| B.pH试纸呈现红色的溶液:Fe2+、K+、NO3-、Na+ |
| C.水电离出的c(H+)=10-14mol/L的溶液中:Na+、HCO3-、Cl-、SO42- |
| D.CO32-可以大量存在的溶液:Ag+、K+、NO3-、Al3+ |
纯净的NaCl并不潮解,但家庭所用的食盐因含有MgCl2杂质而易于潮解。为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有人设计这样一个实验:把买来的食盐放入纯NaCl的饱和溶液中一段时间,过滤即得纯净的NaCl固体。对此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 A.食盐颗粒大一些有利于提纯 |
| B.设计实验的根据是MgCl2比NaCl易溶于水 |
| C.设计实验的根据是NaCl的溶解平衡 |
| D.在整个过程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会变大 |
某温度下,H2(g)+CO2(g)
H2O(g)+CO(g)的平衡常数K=2.25。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右表所示。
| 起始浓度 |
甲 |
乙 |
丙 |
| c(H2)/mol/L |
0.010 |
0.020 |
0.020 |
| c(CO2)/mol/L |
0.010 |
0.010 |
0.020 |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甲<乙<丙 |
| 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 |
| C.平衡时,c(CO2)丙=2c(CO2)甲 |
| D.平衡时,乙中CO2的体积分数大于60% |
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
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
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
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
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 A.①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有平衡:Br2+ H2O HBr+ HBrO 加入 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
B.对CO(g) + NO2 (g) CO2 (g)+ NO(g) 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
| C.升高温度能够增大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 |
| D.合成 NH3反应,为提高 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温度的措施 |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3B(g)
2C(g)+D(g)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B的生成速率和D的反应反应速率为3︰1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D.B、C、D的分子数之比为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