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 |
产生无色气体 |
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B. |
新制Fe(OH)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
白色固体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
说明Fe(OH)2易被还原成Fe(OH)3 |
C. |
在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 |
上层呈紫红色,下层有白色沉淀生产 |
铜离子可以氧化碘离子,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
D.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下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强电解质 |
HBr |
FeCl3 |
H3PO4 |
Ca(OH)2 |
弱电解质 |
HF |
CH3COOH |
BaSO4 |
HI |
非电解质 |
NH3 |
Cu |
H2O |
C2H5OH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分析仪可同时对有机物中碳、氢、氧、硫等多种元素进行分析,其特点是样品量少,速度快 |
B.1H核磁共振谱能反映出有机物中不同环境氢原子的种数和个数 |
C.根据红外光谱图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有机物中具有哪些基团 |
D.同位素示踪法可以用来确定有机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位置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①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③把pH=2的NaHSO4溶液加水稀释至10倍,c(OH-)却上升了10倍
④常温下,将1 mL 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l00 mL,测得其pH<5
⑤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滴CaCl2溶液,生成沉淀的同时溶液颜色由红逐渐变无
⑥对于H2+I22HI的平衡体系,加压后密闭体系中的混合气体密度增加
⑦在双氧水的分解实验中添加MnO2能使分解速率显著加快
A.①③④ | B.②⑥⑦ | C.③④⑤ | D.②③⑤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0.2mol/L某强碱弱酸盐NaA溶液与0.1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则混合溶液中c(HA) >c(Cl-) >c(A-)>c(OH-)
B.相同条件下,向氨水、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两溶液的pH:前者减小,后者增大
C.室温条件下,将pH=3盐酸VaL与pH=11氢氧化钠溶液VbL混合,混合后溶液pH=4,假设混合后忽略体积变化,则Va∶Vb=10∶9。
D.0.1mol/L pH为4的NaHB溶液中:c(HB-)>c(H2B)>c(B2-)
常温常压下,某50mL三种气态烃和足量O2混合后点燃,恢复到原来的状况,体积共缩小100mL,则该混合烃可能是()
A.CH4、C2H2、C2H4 | B.C2H6、C3H6、C4H6 |
C.CH4、C3H8、C2H6 | D.C2H2、C2H4、C2H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