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频繁天下计,一朝晤对老臣心。”这是一幅有关三国人物的联语。此处“老臣”是指( )
A.刘备 | B.关羽 |
C.张飞 | D.诸葛亮 |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就向英国和美国提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问题,但是第二战场迟迟未能开辟。其主要原因()
A.美、英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
B.英、美希望削弱苏联而采取观望态度 |
C.苏联抗战不力 |
D.德意在欧洲处于战略进攻态势 |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不是彻底的资本主义性质改革,其共同的根源是()
A.都是用赎买的方式进行改革 |
B.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
C.都没有伴随而起的革命运动发生 |
D.都是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达成妥协的产物 |
下图分别是中国秦朝和美国政治制度示意图,两幅示意图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
A.由地方分权走向中央集权 |
B.由皇帝专权走向总统专权 |
C.由专制走向民主 |
D.由皇帝分权到三权分立 |
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A.①②④③ | B.②③①④ | C.④②③① | D.③①②④ |
胡鞍钢教授在其《国家生命周期与中国崛起》一文中,对国家生命周期与中国崛起作了深刻的剖析。他指出,国家生命周期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能否创新,全面创新是中国崛起的决定性因素。下列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新”的是()
A.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
B.进行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 |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D.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