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在大战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般估计,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的陆军和皇家海军人员伤亡总数为:死74.7万人,伤169.3万人。物质损失按凯恩斯的估计为5.7亿英镑,海外投资损失1/4……战后,英国还丧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大战摧毁了英国商船的70%,英国海军也在战争中大大削弱。
材料二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终于促使被侵略国家联合起来,结成反法西斯联盟。但是它的建立有一段曲折、复杂的历程。
材料三 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长期抗战的沉重打击和亚洲各国人民的抵抗下,已经遍体鳞伤,狼狈不堪。美国投掷原子弹和苏联出兵对日作战,则加速了它的崩溃。日本政府在8月14日不得不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中午广播天皇诏书,宣布向盟军无条件投降。
——以上材料均引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英国带来了哪些灾难?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结成反法西斯联盟”的标志性文件是什么?这一文件是在哪一座城市签署的?之所以说“它的建立有一段曲折、复杂的历程”,是战争初期英法对法西斯侵略采取一种什么政策造成的?
(3)据材料三回答,日本投降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材料是谁为什么事件而写的?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 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在长征途中,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什么?
(4)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指的是哪三军?
(5)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红军的什么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收集材料
材料一……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材料反映了哪一次重要大会的召开?这次重要大会是在什么地点召开的?
收集图片
为了用历史史实来证明20世纪20年代该政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小明收集了一些图片资料,(图一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图三 北伐战争)请你帮助他一起整理。
(2)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三幅图片的排列顺序是 。
(3)图一所反映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有何历史意义?
(4)图三所反映的北伐战争要达到怎样的目的?是该政党与哪个党派共同领导的?
融入情境
(5)通过对以上材料、问题的探究,上述的革命实践活动对你有何启示?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
材料一:
材料二: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1)据材料一,分别写出B、C两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各举一例中国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
(3)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文明伴随着人类的产生和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请列举一例埃及的文明成就。
(2)古代文明传播的两种主要方式分别是什么?请各举一例。
(3)“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这是哪一宗教宣传的教义?
(4)“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这是哪位科学家的哪一科学发现?
某实验学校九(14)班的历史课上,同学们正对某一学习内容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走进科技殿堂——解谜】
(1)谜面:它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打一名称)
谜底:
(2)谜面:它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打一物体)
谜底:
【聆听科学故事——读人】
一个文弱的孩子守在炉子旁,呆呆地看着炉子上煮水的水壶。……一下,两下……终于,强大的蒸汽把壶盖顶起,直冲向炉子上方。“詹姆斯,我从来没看到过你这样的孩子。半个小时过去了,你一言不发,一会儿把水壶盖盖上,一会儿又取下……你不能去看看书,或者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吗?”孩子的姑妈责备地说。
——《水壶的故事》
(3)《水壶的故事》让我们想起了哪一历史人物?这一历史情景给我们带来的启迪有哪些?
【浏览文学片段——探史】
英国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 ,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大国之路上。
——丘吉尔
(4)英国进行工业革命所具备的思想、理论和政治前提分别是什么?
【解读史料新闻——明理】
材料一马克思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
材料二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重现田园牧歌,完美演绎英国近现代历史。第一幕绿色和愉快,第二幕黑暗魔鬼的磨坊,第三幕迈向未来。
——新华网
(5)材料一中“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指的是什么?
(6)“黑暗魔鬼的磨坊”出自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作品《耶路撒冷》。后来人们用它比喻工业革命。这一比喻向后人喻示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