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 )
A.农奴制改革的废除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D.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
标志着二战后由美苏主导的世界两极格局崩溃的事件是:( )
①东欧剧变 ②美国衰落③西欧崩溃④苏联解体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苏“冷战”成为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
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矛盾错综复杂的因素有:①民族问题 ②历史问题 ③大国介入 ④宗教问题(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小刚同学以“二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独立与振兴”为主题作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1959年,古巴人民通过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②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
③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④亚非拉国家独立后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不同的是 ( )
A.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 B.建立了区域合作 |
C.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 | D.美国的经济援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