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写道:“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近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据此推断,陈独秀当时大力弘扬的是( )
| A.维新变法思想 | B.三民主义思想 |
| C.民主科学思想 | D.社会主义思想 |
下图反映的是梭伦任首席执政官后人民焦急等待他宣布改革法令的史实,你认为他所宣布的第一项法律制度是()
| A.遗嘱法 | B.财产等级制度 |
| C.解负令 | D.建立“四百人会议” |
下表是北宋几个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明细,从中得出的信息是
| 年代 |
收入(单位:贯) |
支出(单位:贯) |
|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
15085万余 |
12677万余 |
|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
12625万余 |
收支相抵 |
|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
11613万余 |
13186万余 |
A. 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B. 北宋财政收入不断下降,入不敷出,出现“积贫”的局面
C. “积弱”引发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D. 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赔款是北宋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
| A.国家保有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
| B.确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
| C.确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
|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 |
关于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
| B.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
| C.改革建立了新教,它们不再听命于罗马教廷 |
| D.这是一场反封建的政治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 A.领导人 | B.参加者 | C.时间 | D.地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