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由于支原体感染而患肺炎,有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神经和免疫系统均参与了调节 |
B.病人会因供氧不足而使体内乳酸含量增高,导致肌肉酸痛 |
C.人的体温主要是由位于下丘脑和垂体的体温调节中枢调控的 |
D.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其细胞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NA |
(多选)假设32P、35S分别标记了一个噬菌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其中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3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不含标记元素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5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子代噬菌体中可能含有32P、35S |
B.该过程至少需要1×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
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24 |
D.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原料和酶 |
下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4为患者。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但致病基因不一定在常染色体上 |
B.若2携带致病基因,则1、2再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为l/8 |
C.若2不携带致病基因,则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1个致病基因 |
D.该病易受环境影响,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B.在诱导染色体数目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
C.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需要对患者家系进行调查
D.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取的小球应重新放回,保证每次模拟过程中D、d出现概率相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
B.基因突变改变了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及其基因的结构 |
C.变异的利与害是由生物生存的环境决定的 |
D.用紫外线、激光、化学诱变剂处理青霉素,能定向产生高产的菌株 |
下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
B.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C.当DNA复制时,⑨的形成不需要酶 |
D.图中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